重庆高速集团
当前位置: 首页 > 招标采购 > 公告公示
成渝高速公路复线(重庆境)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信息公示
发布时间:2016-11-12 00:00:00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起于重庆市沙坪坝区陈家桥与重庆绕城高速公路相交,止于川渝交界的观音桥,与成渝高速公路复线(四川境)连接,全长78.628 km。全线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速度为120km/h,路基宽度34.5m,桥涵设计汽车荷载等级采用公路-I级。全线共设置互通式立交9处(其中1处预留);涵洞及通道229道,隧道长10731m,其中特长隧道6616.5m/2座,长隧道4114.5m/2座,特大桥1209m/1座、大桥6807m/20座,中桥853m/14座,人行天桥14座;全线设置主线收费站2处,匝道收费站7处(其中1处预留)、围龙停车区,大足服务区待建不纳入本次验收范围。

项目概算总投资85.40亿元,截至目前实际环保投资约16412.56万元,占概算总投资的1.92%。

二、环保措施落实情况

(一)生态影响

工程建设期间,严格控制了施工范围,制定了合理的施工方案,没有因工程施工造成地表植被的大面积破坏。主要施工场地设置在路基、立交、服务区等永久征地范围内,施工结束后对取、弃土场及部分临时占地设置的施工场地进行了植被恢复,施工便道及部分施工场地移交地方使用。对边坡采取了工程与植被相结合的防护措施,设置了完整的排水、防护设施,有效防止了水土流失。全线采取乔、灌、草相结合的立体绿化措施,与沿线自然景观较为协调。

工程实际未设置取土场,沿线的挖方尽可能的综合利用。弃土场数量较环评多了7处,弃方量少了19.9万立方米,弃土场占地减少了2.0公顷。施工结束后弃土场均进行了平整植草恢复、复耕和利用;临时占地在施工结束后场地基本都已平整交付地方利用或平整建设为停车区和收费站。防护工程以生态防护为主,边坡采取草灌木结合植草,三维网植草,喷播植草;排水工程结合实际设计,采取边沟、排水沟、边沟涵、截水沟和急流槽、纵向碎石盲沟为主导的排水系统,排水设施完善,防冲刷效果良好。

(二)声环境影响

公路沿线共有47处声环境敏感点,其中学校1处,其余均为居民点;沿线共9处敏感点设置了总长度为630米的声屏障。根据监测及评估结果,在现有车流量情况下(起点~万古枢纽段达到了环预测初期的62.9%,万古枢纽~终点段达到了预测初期的33.5%,达到了环评预测中期的19.7%。),沿线距公路路沿30m以内的区域声环境质量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4a类标准;距公路公路路沿30m以外的区域以及学校声环境质量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中2类标准。

(三)水环境影响

项目跨水桥梁基础施工主要在枯水季节进行,施工废水经处理后回用,施工过程中无环保投诉,落实了环评及批复中的相关要求,污染防治措施有效,工程建设对地表水环境影响小。

公路沿线共设有2处主线收费站、6处匝道收费站、1处停车区,其中起点处重庆主线收费站污染直接接入附近管网,璧山设置污水处理设备但目前未使用,其余均设置了WSZ一体化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生活污水处理后排放到附近沟渠;经监测,处理后外排污水PH、COD、BOD5、SS、NH3-N、动植物油等因子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

(四)环境空气

工程施工期间对施工场地定期洒水,堆料场按照规范堆存,采取了临时覆盖措施,有效抑制了施工产生的粉尘,施工期未收到环保投诉,施工期较好的执行了环评中提出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不大。运营期工程沿线附属设施未设燃煤锅炉,使用清洁能源,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较小。

(五)固体废物

项目施工期土石方总挖方量为1583.9 万m3,填方1499.2万m3。项目取土、弃渣全部到设计取土场、弃渣场取土、弃渣,施工后采取了拦挡及植被恢复措施;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利用租用房附近现有环卫设施统一收集处理,施工期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小。

运营期公路沿线管理、服务设施生活垃圾收集后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置;公路上行驶车辆散落的固体废弃物,由运营管理部门的环卫工人定期清扫,运营期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六)环境风险管理

本公路建设存在的环境风险因素主要在运营阶段。公路正常运营时,过往车辆运输的货物种类繁多复杂,化学危险品运输是无法避免的,跨河路段出现化学危险品运输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导致化学危险品污染璧南河、小安溪、淮远河、濑溪河以及高升场河等水体的情况是本项目存在的主要环境风险因素。

本项目环境风险防范应急预案完善,组织机构健全,可有效减缓和防止危险品运输事故对水体造成的环境影响;试运营阶段,公路没有发生危险品运输事故污染水体情况发生。

(七)环境保护管理

项目设有专门环境保护管理机构,负责成渝高速公路复线(重庆境)各时期的环境工作,在项目前期、施工期和试营运期重视环境保护工作,落实不同时期的生态保护、污水处理、噪声防治、风险事故应急措施等各项环保措施,贯彻执行了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营的环保“三同时”制度的要求,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效果较好。

三、 建设单位的名称和联系方式

名称:重庆渝蓉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青木关石碾桥G5013收费站

联系人:宋广安

联系方式:13983621685

电子邮箱:466082424@qq.com

四、 承担验收调查工作的机构名称和联系方式

名称:同济大学

地址:中国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联系人:蔡甫娣

联系方式:023-62737540

电子邮箱:caifudi@126.com

五、 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征求公众对项目环境管理、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您可以采用下列任何一种方式将您的意见反馈给我们:

1、拨打建设单位或受委托的验收调查单位联系电话。

2、以信函、电子邮件的方式。

问询及意见提出期限为公示之日起5日内。


附件:

成渝复线验收报告书.pdf下载

重庆高速集团
重庆高速
微信公众号
重庆高速
新浪微博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银杉路66号 电话:白 天 023-89138603    夜间 023-12122 版权所有:重庆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渝ICP备12004602号
重庆高速
微信公众号
重庆高速
新浪微博